摘要:隨著人類對能源需求的逐漸增加,傳統能源在儲量、環境污染、能源效率以及成本等方面的約束日益突顯。目前尋找新能源的主要路徑是將風能、太陽能逐漸納入到電力系統中。以風能太陽能為基礎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依賴于自然條件,具有波動性和間歇性的特點,大規模納入會對電網的安全穩定帶來很大的沖擊。因此,儲能技術發展是可再生能源發電大規模并網的必須條件。
對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來說,儲能技術更為重要。由于可以降低輸送環節的損耗,因此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是,同樣由于風電太陽能的不穩定性,儲能手段也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有人認為,至2050年人類的太陽能利用可以占總能源供應的50%。如果沒有經濟可行的儲能技術,這個美好愿景難以想象。因此可以說,儲能技術可以真正的改變人類的能源供應。
能源安全也是中國能源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中國目前石油進口依存度已經超過60%,而且未來還將繼續上升,石油價格的大幅度波動,除了影響整體經濟運行,還會影響能源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政府需要提前布局石油替代,降低對其他國家的能源依賴,減少油價波動對經濟安全運行的影響。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被認為是未來汽車行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已經成為世界汽車強國和主要汽車制造商發展重點,而儲能技術是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約束。
近年來電動汽車和儲能技術進步迅速,作為石油替代的可能性也越來越明顯。SONY公司在1992年研制出鋰電池后,該技術在材料和制造工藝上有了很大發展,在發電系統及電動汽車領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2014年世界儲能技術新增裝機中,鋰離子電池占比達到了71%。目前鋰電池技術仍無法滿足電動汽車的普及要求。
儲能技術作為新能源發展和電動汽車的關鍵環節,其技術突破將改變整個世界的能源格局。可以說,儲能技術是開啟新能源時代的鑰匙,一旦儲能技術經濟可行,將為人類打開一扇通往新能源時代的門。對于中國而言,電動汽車、儲能技術和風電、太陽能的有效結合,除了清潔發展,還可以形成對石油的有效替代,保障能源安全,因此政府應該重視儲能技術的發展。對于傳統的能源企業,尤其需要重視儲能技術的發展,利益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