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國電線電纜業戰略布局
由電纜網主辦,中國線纜商會協辦的2013電線電纜年會日前在江蘇省宜興市閉幕。會上,來自國內外的業內人士就線纜產業格局和發展趨勢、線纜企業價值提升與成長、新能源——持續發展驅動力等主題展開了研討。本次年會得到宜興市人民政府的支持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指導。
宜興:中國線纜之城
電線電纜產業是涉及面zui廣的行業之一,其產品已被廣泛地應用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被譽為國民經濟的“血管”、“神經”。
自1939年昆明電纜廠制造出我國*根電纜起,我國的電纜行業經過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已超越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地區),成為世界*的電線電纜生產大國。據不*統計,我國的電線電纜制造企業已近萬家,從業人員逾70萬人,年產值1萬億元。在高速發展的背后,電線電纜行業存在著產能嚴重過剩、重復投資嚴重、產品質量堪憂等問題。 2013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此時此刻,選擇在電力電纜、通信電纜分別占全國*的10%、50%以上的宜興市探討新周期下的戰略布局可謂恰到好處。
據宜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立軍介紹,線纜產業是宜興市的*大產業,其發展始終是宜興市委、市政府關注的焦點和支持的重點。近期,宜興市還召開了線纜產業提升發展會議,進一步明晰了今后一個時期產業提升的主方向,努力在業已形成的產業基礎上,構建骨干企業、規模企業支撐、中小企業配套、上下游聯動的新格局。實現線纜產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發展。
印尼:電纜市場巨大
印尼電纜制造商協會主席開門見山地說,電線電纜是我們共同關注的領域。
協會主席諾瓦·塞瑪魯拉爾向與會者分享了印尼電線電纜行業的基本情況。目前,印尼的產品類型主要有三類:一是電力電纜,二是通信電纜,三是特種電纜。據諾瓦·塞瑪魯拉爾介紹,印尼電纜制造商協會成立于1973年,zui初的成員只有5家企業,截至今年3月,已擁有36家企業會員。
諾瓦·塞瑪魯拉爾介紹了印尼2013年開始的 1萬兆瓦裝機的建設項目,該項目的電纜需求會持續到2020年。從現在來推算,到2020年大概要滿足2.3億人口的用電量需求,因此,電量的需求非常大。據諾瓦·塞瑪魯拉爾介紹,目前中國的中興、華為在印尼都有投資,中國的IT公司已經在印尼做了很多大型的項目,包括移動通信電纜、移動光纖電纜的部署。所以,在中國和印尼之間早就建立了很緊密的合作關系。他說,印尼有1.3萬個島嶼,因此,水下電纜和潛水艇電纜非常重要,如果中國有公司欲在印尼開展水下電纜業務,他們表示歡迎。諾瓦·塞瑪魯拉爾希望今后可以與中國有更多的合作,更好地加強中印關系。
中國:發電裝機容量逾11億千瓦
“到2012年底我們國家的發電裝機容量達到了11.45億千瓦,這個數量目前是世界*位,各種等級的輸電線路和輸電容量也均排名在世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科技中心主任冮宇峰如是說。
電力行業是電線電纜行業高度相關的行業,而電力電纜質量的好壞關系到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穩定的運行。冮宇峰說,近年來,我國的電力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個現代化的嶄新的電力系統全面步入了智能發展、安全發展、清潔發展、集約發展的軌道。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電線電纜企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冮宇峰說,為更好地服務電力企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收集了近百家電力行業合格供應商的信用評估報告,編撰了設備供應商的信用評價報告。企業在關注產品質量的同時更加關注企業的信用。冮宇峰表示,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作為國家提升電線電纜質量的成員單位,致力于服務電力企業和電力行業的健康、穩定協調發展,致力打造一個以產品質量和企業信用為核心的電力企業和電線電纜企業共同創建的堅定決心。當前,正是企業調整產品結構、改變發展方式、提升質量的大好時機,真正地實現我國從電線電纜生產大國到電線電纜生產強國的轉變。遠
遠東經驗值得借鑒
在當前面臨的中國企業數量多、規模小;上大的電纜公司紛紛將重心轉移到中國的局面下,作為中國線纜商會發起人之一,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蔣錫培表示,企業要持續發展需要堅持3個方面工作:
*,全力拓展市場。企業沒有市場肯定不行,但是市場又跟外部的環境息息相關,希望我們的商業環境會越來越好。
第二,著力打造精品工程。一是首先要瞄準技術前沿,市場需求;二是要大力開展降本降耗,開源也需要節流;三是堅持創新,堅持扎實推進集約管理模式;四是改造基礎設施,加快實施信息化戰略管理;五是加快品牌落地,不斷將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形的財富;六是兼并收購加快產業布局;七是開展知識管理,盡快構建長效機制;八是加強財務規劃,有效預防、化解金融風險。
第三,傾力建設人才隊伍。在遠東,不僅有“六力”原則(學力、經歷、脈力、能力、思力、品力)來錄用人才,還有“六子”登科(位子、梯子、房子、票子、里子和面子)留住人才。
蔣錫培表示,目前,遠東需要堅持“五個轉變”:從產品經營到資本經營的轉變、從業務管理到市值管理的轉變、從集中管理到戰略管理轉變、從業務引導發展到人才與文化發展轉變、從國內發展到化發展轉變,以實現客戶滿意、員工滿意、股東滿意、政府滿意、社會滿意。